推荐
医院
医药
党建
康养
新闻
院校
通讯
通讯
文学创作
广告
征订
科普
基层亮点

余庆县:建立“三化三链双激励”评价机制 激发基层公卫服务新动能

作者:贵州健康报
时间:2025年05月13日

15年累计投入项目资金达1.66亿元,服务内容涵盖12大类。市级绩效评价从2022年第4名提升至2024第1名,2023年代表贵州省迎接国家线上评价成绩突出……这是余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交出的亮眼成绩单。

锚定基层服务能力不足、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关键问题,2022年起,余庆县创新实施“三化三链双激励”绩效评价模式,通过优化评价体系、强化过程监管、精准数据赋能,显著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,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,推进公卫服务“提质增效”。

“三化”体系重构评价标准 精准赋能基层

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,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。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,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。

余庆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,地缘广阔、农村人口众多,抓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艰巨。“全县共辖8镇1乡1街道办事处,71个村(社区),山高坡陡、基层普遍服务能力不足、认识不够、积极性不高,破解这一局面,构建评价体系,用好指挥棒是关键。”余庆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、局长王勇说。

基于此,余庆瞄准服务过程、服务结果、服务质量三个关键,建立“科学分层+精准标尺”标准化指标体系,“智能监管+闭环治理”智能化数据信息系统,“多维动态+全周期跟踪”动态化评价机制,进一步优化完善评价体系。

当前,该县已建成日常监测和现场评价指标相结合的评价体系,实行“1+14+17”日常监测模式,建立“组织实施-服务供给-质量安全-群众获得感-创新实践”现场评价矩阵。与此同时,将健康档案完整性、慢性病随访及时率等32项核心指标嵌入区域卫生信息系统,建立“基础指标+动态指标”双维评价体系;建立“日常质控+季度指导+年度评价”机制,日常质控“精准扫描”,季度指导“靶向问诊”,年度评价“全面体检”。

“三链”闭环管理突破质效瓶颈 全流程质控促提升

家住敖溪镇的谢老伯是公卫服务提质增效的受益者之一。2025年4月,谢老伯在接受老年人健康体检时发现占位性病变,体检系统及时预警,在健康管理中心医务人员干预下,转诊至上级医院诊断为恶性肿瘤,目前在重庆接受相关规范治疗。

强化服务过程监管是余庆县推进公卫服务“提质增效”的又一关键。“按照培训、反馈、整改这样的整体思路,我们一方面千方百计抓基层服务能力提升,一方面全方位倾听工作反馈,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整改,循环往复、逐步提升。”王勇说。

瞄准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,余庆县构建“分层递进+靶向提升”培训链,“闭环管理+精准施治”反馈链,“销号管理+责任捆绑”整改链,精准锻造公共卫生服务长效质控机制。通过实施镇级骨干“理论+实操”轮训工程,建立“情景模拟工作坊”,开展乡村医生“靶向提升”专项计划等方式,多渠道提升基层公卫人员服务能力;聚焦公卫服务中的薄弱环节,创新建立“全周期反馈-精准化整改-常态化指导”工作机制;县级业务指导机构“蹲点帮扶”,组建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管理联合工作组,设立8个专业组,建立“整改台账销号制”,对通报问题实行“周调度、月复核”,确保问题真整改。

据统计,2022以来,该县累计举办县级培训班9期,覆盖镇级公卫人员337人次,培训乡村医生1827人次,实现全县镇村培训全覆盖。印发问题通报23期,通报问题整改率达100%。

“双激励”激发内生动力 基层活力全面释放

多年循序推进,该县各乡镇公卫服务质量大幅提升。松烟中心卫生院连续3年位居全县绩效评价第一名。子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22年全县第四名提升至2024年全县第二名。质效大幅提升的背后离不开“双重激励”的推动。

“外部评价和内生动力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中是相互补充的。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够激发创造力和长期动力。”王勇表示。‌

双管齐下,该县构建“末位核减、正向激励”的资金竞争分配机制及“评优树典、多元共育”的基层公卫人才激励体系,将年度评价结果与公共卫生资金分配、医共体医保资金总额打包付费挂钩,评价得分排名在全县后三名的分别核减资金5%、3%、1%;核减资金用于奖励年度评价得分排名全县前三名的乡镇。县委、县政府设立“十佳公共卫生服务者”“十佳村医”奖项,构建了“政府主导、行业推动、社会参与”的基层卫生人才培育新模式。2022年以来,累计核减资金27.27万元,发放奖励资金27.27万元,破解了基层公卫人员积极性不高、服务同质化等难题。

自推进实施“332”绩效评价机制以来,该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显著成效,辖区脑卒中发病率较2022年下降3.86%,病死率下降74.73%;居民健康素养率从2022年28.44%提升至2024年35.54%;人均预期寿命从2022年76.9岁提高到78.11岁;群众满意度由2022年的76.59%提升到2024年的93.16%。

展望未来,余庆县正积极推进AI辅助诊断与绩效评价联动,探索将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、医务人员职称晋升、岗位聘任挂钩,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融入医防协同发展,在提升工作效能的同时进一步调动积极性,切实推动以“治疗为中心”向以“健康为中心”转变。 

本报记者 文叶 本报通讯员 张准 

编  辑:周   岩

二  审:文   叶

三  审:高学军

关于我们

关于我们
用户协议
领导之窗

交流与合作

投稿说明

友情链接

贵州微联盟
贵阳晚报
贵阳晚报

联系我们

客服热线
版权声明
小程序
公众号
主管单位: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| 主办单位: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
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: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